俄油轮卷入军事冲突!西方罕见妥协,中国原油供应链遭波及

Connor 欧意交易所 2025-11-07 4 0

油轮的功能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已经不再仅仅是运输能源的工具,而是逐渐演变成具有军事作用的海上平台——它们不仅能够发射无人机、执行侦察任务,甚至可能参与实战行动。

2023年10月7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公开揭露了俄罗斯“影子舰队”非传统的作战模式,将这一庞大舰队的隐蔽运作暴露于全球视野。这些表面上用于石油运输的油轮,实际上不仅为俄罗斯提供了战争资金,还在欧洲海域执行破坏性活动,甚至已经投入战术行动。

最令人关注的是,油轮发射无人机的行为已经得到了证实。丹麦国防部门确认,至少有三艘与俄罗斯密切关联的油轮,涉嫌向哥本哈根机场方向发射小型无人机,严重威胁到民航安全及区域稳定。

那么,这支庞大的“影子舰队”背后究竟隐藏了多少秘密?它的行动将如何影响远在东方的中国利益格局?

俄油轮卷入军事冲突!西方罕见妥协,中国原油供应链遭波及

泽连斯基在10月7日的声明中表示,在听取了乌克兰对外情报局局长伊瓦申科的汇报后,他通过加密通讯工具透露了重要信息,指出俄罗斯正在将油轮系统性地改造为“海上作战节点”。泽连斯基进一步披露,俄罗斯的“影子舰队”不仅完成了战备部署,还已在多个海域执行任务,“从油轮平台上起飞无人机,已经成为实际的战术手段”。他强调,这标志着俄罗斯在灰色地带作战能力上的显著扩展。

俄油轮卷入军事冲突!西方罕见妥协,中国原油供应链遭波及

展开全文

泽连斯基还指出,乌克兰已将相关证据与北约和其他主要盟友共享,呼吁西方采取具体措施应对这一威胁,并强调只有通过国际合作,才能有效遏制这种非常规威胁的蔓延。

俄油轮卷入军事冲突!西方罕见妥协,中国原油供应链遭波及

事实上,早在此前的一次法国执法行动中,这支“影子舰队”的异常行为便已浮现。10月1日,法国海军特种部队在圣纳泽尔港外海拦截了一艘悬挂贝宁国旗的“博拉卡伊号”油轮,怀疑其隶属于俄罗斯“影子舰队”,该油轮涉嫌规避欧盟制裁运输原油,甚至可能与无人机操控有关。该船自俄罗斯普里莫尔斯克港启航,计划驶往印度的瓦迪纳尔港,装载约75万桶原油,船员曾一度被带离进行调查。

法国方面以拒绝配合检查、提供虚假文件等理由启动司法程序,军方也公开表态,必须为高强度冲突做好准备。然而,在俄罗斯总统普京强烈谴责此举并警告可能引发地区危机后,法国不到两天便迅速释放了船只和人员,态度急剧软化。这一转变暴露了“影子舰队”背后的真正运作方式:这是一套由俄罗斯构建的规避制裁的运输体系,特点是高度隐匿,通常使用服役已久的老旧油轮,并频繁更换船旗,关闭自动识别系统(AIS),以逃避追踪和监管。

更为令人担忧的是,这些油轮不仅仅用于经济运输,还被用作军事工具。除去对民用机场发动无人机袭击外,在2024年芬兰与爱沙尼亚之间的海底通信电缆断裂事件中,涉事船只“EagleS”号被发现携带电子监听装置,进一步证明这些油轮不仅仅是运输工具,还是情报搜集平台。

基于这些情报,泽连斯基在华沙安全论坛上提出封锁波罗的海通往俄罗斯西部港口的油轮航线,然而波兰总统纳夫罗茨基以“缺乏直接证据”为由拒绝了合作。法国的执法反转也暴露了西方国家之间在应对这一问题上的分歧。

俄油轮卷入军事冲突!西方罕见妥协,中国原油供应链遭波及

法国总统马克龙希望借此事件推动欧盟建立统一的“海上执法机制”,对可疑船只进行联合拦截和调查。但由于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反对扩大制裁范围,德国和意大利担心此举可能会加剧能源供应紧张,而美国和英国并未给予实质性支持,法国最终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这一僵局揭示了深层次的地缘政治博弈:各国既希望削弱俄罗斯的财政来源,但又不愿意让自己的能源进口受到影响,安全需求与经济利益的矛盾变得尤为尖锐。

俄油轮卷入军事冲突!西方罕见妥协,中国原油供应链遭波及

这种局势与中国的利益息息相关。作为俄罗斯原油的最大买家之一,中国在2024年前11个月自俄罗斯进口了9909万吨原油,约占中国原油进口总量的五分之一。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分原油的运输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受西方制裁影响的“影子舰队”完成的。数据显示,曾被美国列入制裁名单的183艘油轮中,143艘属于油轮,其中近3亿桶原油最终流向中国市场,占据了俄罗斯海运出口的重要份额。

如果欧美加大对“影子舰队”的打击力度,短期内可能会导致俄罗斯对华原油供应出现延迟或中断,这将迫使中国炼油厂紧急调整采购策略。此外,寻找替代供应源可能会伴随成本上升,尤其是中东、非洲和巴西等地区的现货原油价格上涨,这将增加中国的整体进口支出。

更需要关注的是,“影子舰队”的军事化趋势带来的航行安全风险。油轮如今被赋予了发射无人机、搭载监控设备等功能,意味着传统的能源运输航线,特别是波罗的海、北海和地中海的能源航道,可能成为潜在的军事摩擦区域。中国的油轮和商船在通过这些敏感水域时,面临的安全威胁显著增加,需要投入更多资源用于护航、监测与应急响应。

尽管如此,中国在应对类似挑战时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例如,日照岚山海事处已启用了无人机技术,实施对30万吨级巨型油轮的空中巡查,实现了整个停靠和卸货过程的“伴随式”可视化监管。这种融合海面监控、空中巡检和智能分析的智慧管理模式,大大提升了高风险作业的安全性。

与此同时,中国始终反对单边制裁和缺乏国际法依据的域外管辖,主张维护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这一立场为中国保障能源供应链的稳定提供了政策保障。

俄油轮卷入军事冲突!西方罕见妥协,中国原油供应链遭波及

从战略角度看,“影子舰队”的军事化发展与西方制裁的拉锯,反映了全球能源结构和安全架构的深刻变化。对于中国而言,必须采取多元化的应对策略:一方面,继续拓展原油进口渠道,适度增加从中东、中亚及南美的采购比重,减少对单一来源的依赖;另一方面,加强远洋航运安全保障能力,提升船舶防护水平,完善预警机制与国际合作网络。

最重要的是,在复杂的国际博弈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避免卷入阵营对抗,确保国家核心利益不受外部动荡的影响。毕竟,能源安全和航运安全早已密切相关,任何一个环节的波动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影响全球经济和社会稳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