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酸大蹄子红肿怎么治?牛酸中毒蹄子红肿用排酸管用吗?
在肉牛养殖过程中,养殖户常常会遇到肉牛蹄子红肿,俗称 “酸大蹄子” 的问题。这不仅会导致肉牛跛行、食欲下降,影响生长发育和产肉量,严重时甚至会引发全身性感染,威胁牛只生命。接下来我们分享一下牛酸大蹄子红肿的具体解决办法,养牛的朋友们可以收藏起来。
一、调节胃酸分泌。
酸大蹄子红肿的根源往往在于瘤胃内环境失衡,胃酸分泌过多。
因此,调节胃酸分泌至关重要。我们给牛调节胃酸分泌,可以使用畜小牧的:健胃抑酸太保,给牛饮水或者是拌料,用它解决牛胃酸过大问题,效果很好。它还可以给牛健胃助消化,避免牛出现消化不良、过料拉稀等问题。
除了上述措施,还需要对饲料结构进行调整。暂时降低精料的投喂比例,将精料占日粮的比例控制在 40% 以下,增加优质干草的供给,如苜蓿草、燕麦草等。这些干草富含膳食纤维,能够刺激瘤胃蠕动,促进消化,缓解瘤胃的酸性环境。
二、蹄部护理。
展开全文
蹄部处理是缓解酸大蹄子红肿症状的首要任务,主要围绕清洁、消毒、消肿和抗菌展开。首先,要用 3% 过氧化氢溶液或 0.1% 高锰酸钾溶液对患蹄进行细致冲洗,将蹄叉间的异物、脓液以及坏死组织彻底清除。若发现蹄部存在溃烂,需用经过严格消毒的镊子小心剔除坏死角质,直至露出健康新鲜的组织,随后涂抹碘甘油或鱼石脂软膏,促进伤口愈合。
在消肿方面,可依据病程阶段采取不同措施。初期,也就是发病 24 小时内,使用冷毛巾或冰袋对蹄部进行冷敷,能够有效收缩血管,减少充血;24 小时后,改为热敷,比如用温热水或硫酸镁溶液湿敷,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加快炎症消散。针对细菌感染引发的红肿,需口服或注射青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进行抗菌治疗,不过具体的用药剂量和疗程一定要严格遵循兽医的专业指导。对于蹄叶炎导致的红肿,静脉注射 5% 葡萄糖酸钙溶液,既能补充钙质,又能减轻蹄部水肿,配合口服氟尼辛葡甲胺等非甾体类抗炎药,能更好地缓解疼痛。
三、优化饲养管理。
科学的饲养管理是预防和治疗酸大蹄子红肿的基础。首先要改善圈舍环境,保持圈舍的干燥和清洁,定期清理粪便和污水,避免肉牛蹄部长时间浸泡在潮湿环境中。可以在地面铺设锯末、沙土等垫料,既能减少蹄部与地面的摩擦,又能起到防潮作用。同时,每周至少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对圈舍进行一次全面消毒,降低细菌感染的风险。
在日常饲养中,要保证肉牛有充足的清洁饮水和适量的运动。合理的运动能够促进肉牛的新陈代谢,增强体质,减少蹄部充血。定期对肉牛的蹄部进行检查也必不可少,每月至少检查 1 - 2 次,及时发现并清除蹄叉间的异物,一旦发现伤口,立即进行消毒处理。每季度进行一次修蹄工作,修剪过长的蹄角质,矫正蹄形,尤其是育肥后期的肉牛,良好的蹄形有助于均匀分散体重,减轻蹄部压力。
治疗肉牛酸大蹄子红肿需要从蹄部处理、调节胃酸分泌和饲养管理三个方面协同发力。通过精准的蹄部治疗消除炎症,调节胃酸分泌改善瘤胃内环境,优化饲养管理杜绝致病因素,才能有效缓解症状,促进肉牛康复,保障养殖效益。同时,养殖户也要树立预防为主的观念,将这些管理措施融入日常养殖工作中,降低酸大蹄子红肿问题的发生几率。
评论